您的位置:
FMH科普-药食同源篇 | 紫薯:好看又好吃的“紫色瑰宝”

提到紫薯,人们总会想到它独具魅力的紫色“容颜”和香甜、软糯的口感。很多人喜欢紫薯,或许只是因为它是粗粮,其实,紫薯的价值远不止这一点。

作为红薯的一个珍稀品种,紫薯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卓越功效(《本草纲目》记载),现代营养学研究则为我们揭示了它之所以能发挥这些作用的机理。

首先,紫薯富含花青素,不仅赋予了紫薯特有的颜色,还使其营养价值更高。具体来看,花青素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有助于延缓衰老、提高记忆力,还具有抗心脑血管疾病、改善肝脏功能等多种功效。

其次,紫薯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很高,这种物质虽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其作用却不容小觑。比如,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还可以增强免疫力、调节血糖和血脂水平。

再次,紫薯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紫薯中含有的维生素C具有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的作用;矿物质中的钾元素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铁元素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最后,紫薯中还含有少量的植物蛋白和绿原酸等多酚类化合物。前者是非常重要的营养素,对于细胞修复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后者在抗氧化、抗炎等方面表现出潜在的生物活性,对预防慢性疾病有重要作用。

紫薯最常见的食用方法是蒸食,其实它的食用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做紫薯饭、紫薯饼、紫薯粥等。其中,紫薯粥不但营养丰富、颜色好看,而且做法简单。先将大米放进清水中浸泡1小时,同时将3块紫薯去皮、切块,放进蒸锅中蒸20分钟,接着用勺子压成泥。随后,将浸泡好的大米放进煮锅中熬煮,待大米煮开花时放入紫薯泥和适量的糖(也可以不加),改小火慢煮,待粥变黏稠时关火即可。

紫薯也能用来制作饮品,如紫薯汁、紫薯酸奶、紫薯酒等,既美味又富有创意。其中,紫薯酸奶的营养价值颇高,且具有浓郁的紫薯和乳香混合风味,口感细腻、光滑。

因为紫薯具有特殊的甜味和香气,所以其在烘焙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自己在家就可以制作。紫薯去皮、切段后蒸20分钟,取出后放入白糖、牛奶捣碎成泥。吐司面包切去四周并用擀面杖擀平,抹上紫薯泥后再将其卷起,最后刷上蜂蜜、撒上椰蓉粉,即可获得美味的椰蓉紫薯面包卷。

紫薯虽然好看、好吃,但在食用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首先,紫薯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较多,每次食用量建议低于200克。其次,不要空腹吃紫薯,否则易产生“烧心”感,建议与脂肪、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一同食用,如坚果、鸡蛋等。最后,紫薯发芽后会释放一些毒素,因此千万不要食用,以免引起中毒。

文章摘自《中国食品》杂志2025年第14期57页

想要吃得健康、吃得美味、吃得科学

尽在《中国食品》杂志!


各位关心、关注、关爱《中国食品》杂志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


在2025年,《中国食品》杂志进行了全新改版,这里不仅有美食、美酒、优质食材、饮食文化,还有:
国家级烹饪大师聊菜系发展、讲师门传承、谈烹饪心得;
各菜系优秀厨师的招牌菜肴;
社会各界的食品爱好者分享他们的美食故事;
食品行业专家学者剖析行业发展脉络、科普食品营养健康知识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食品》杂志

杂志介绍


《中国食品》杂志于1972年创刊,是中国第一本食品类刊物,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国食品杂志社编辑出版,为半月刊。《中国食品》上世纪80年代单期发行量达到40万册。《中国食品》杂志针对大众刊发科普类、知识类、美食类、人文类以及康旅类文章,主要报道食品行业发展和动态,传播美食、美酒、餐饮食材、烹饪技艺、普及食品营养健康知识,弘扬和传承中国饮食文化。该刊整体风格轻松愉快,内容浅显易懂,符合大众阅读需求,刊内附精品图片,文章包括人文地理和情感分享类,阅读完之后还能够让读者学到一些知识,增长一定的见识,触发一些思考。换个角度来看待食物、健康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了解不一样的食品,带给读者一个有趣的食品世界!将“舌尖上的中国”用精美生动的文字描绘出来、并通过旗下新媒体平台更大范围的传播出去!


栏目介绍

行业资讯、专家解读、大师的菜、美食烹饪、西餐焙烤、养生食疗、营养课堂、智慧餐谱、饮食文化、名家典故、美食说、美食艺术、食物灵感集、校园食育、美食地理、美酒品鉴、茶咖时光、道地食材、美食器皿、食品AI、味觉探秘、主动健康、运动营养、文旅食创。

邮发代号:2—44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1498/T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1085

国外代号:SM377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单期定价:30元 全年定价:720元

订阅方法

读者可通过银行汇款至中国食品杂志社,汇款信息如下:

单位名称:中国食品杂志社

收款人账号:0200049209024922112

收款人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阜外大街支行

汇款后请通过邮箱或电话与编辑部确认。

电子邮箱:chinafoodn@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3155433

2025年《中国食品》订阅回执(复印有效)

 姓名


性别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订阅期数


订阅份数


QQ


微信


发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