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H | 河南科技学院李波教授课题组:食用菌多糖降血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Introduction


食用菌作为一类营养美味的健康食品,不但具有高蛋白、低热量、高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还具有功能性多糖、多酚、三萜和黄酮类等功能成分,是健康食品开发的优良原料。近年来,食用菌因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多糖是食用菌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功效。研究表明,食用菌多糖(EFP)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和降血糖等作用。此外,EFP在缓解氧化应激和炎症、促进葡萄糖和脂质代谢、调节信号转导和重塑肠道微生物群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和发展过程有关,这意味着EFP可能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河南科技学院李波教授课题组对食用菌多糖的降血糖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为食用菌高值化利用和降血糖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Results and Discussion

通过检索食用菌多糖降血糖的最新相关研究,发现食用菌多糖可通过多糖途径来发挥降血糖作用(图1),主要包括缓解氧化应激、调节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修复胰岛β细胞、减少凋亡、调节肠道微生物和调节酶活性。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提高糖代谢能力和调节胰岛素稳态,最终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图1 食用菌多糖降血糖作用机制

食用菌多糖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来发挥降血糖作用,主要涉及NF-κB、MAPK、AMPK、PI3K/Akt、Nrf2和PPARs等信号通路(图2)。通过调节相应的信号通路,最终达到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水平、脂质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机体毒性、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水平、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水平。

图2 食用菌多糖降血糖相关信号通路


Conclusion

本文综述了食用菌多糖降血糖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食用菌多糖降血糖作用包括抑制消化酶活性、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抵抗力、改善胰腺功能和脂质代谢、缓解过度氧化应激和炎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此外,多种信号通路可介导EFP的降血糖作用。EFP的分子量、单糖组成及其比例、糖苷键类型和三螺旋结构等特征会影响其降血糖活性。从天然安全的食用菌中获得具有降血糖作用的EFP,并研究其对人体的调节机制,可为开发新型降血糖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

崔彦龙,博士,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讲师,研究生导师,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博士后成员,主要从事食品加工副产物资源开发利用方向的研究。研究兴趣包括(1)生物活性多糖的提取、结构鉴定及其构效关系研究;(2)膳食多糖与肠道菌群的互作机制及其对肠道健康的影响;(3)多糖与危害因子互作效应。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现主持河南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计划项目一项。先后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篇,ESI高被引论文一篇。


通讯作者


李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加拿大圭尔夫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河南科技学院研究生处(学科建设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处(部)长,兼任河南省果蔬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功能食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对分课堂教研示范基地负责人,全国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对分课堂工作室主持人。先后荣获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杰出青年、河南省农产品加工技术专家、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河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对分课堂教师发展先锋教师、对分课堂认证教师等称号。

主要从事食用菌精深加工、豆制品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果蔬加工、功能性食品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5项,主持省部级项目9项、其他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12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149篇,SCI、EI收录42篇。主编教材著作4部,参编3部。申请发明专利35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其中授权专利29项。获省级成果9项,其中主持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河南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获市厅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




论文网址:https://www.sciopen.com/article/10.26599/FMH.2025.94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