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酷暑已去,金秋来临,树上的梨也即将成熟。梨属蔷薇科梨属乔木植物,因其鲜嫩多汁,所以又有“天然矿泉水”的美誉。
梨在我国具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被古人称为“果宗”,意为所有水果的祖宗。关于梨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诗经·晨风》有言:“山有苞棣,隰有树檖”,其中的“檖”指的就是梨。
众所周知,梨的主要功效是润肺止咳。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中就记载了用梨止咳的方子:“卒咳嗽,以冻梨一颗刺作五十孔,每孔中内以椒一粒。以面裹于热灰中煨,令极熟,出停冷,去椒食之。”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记载:“梨,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由此可以看出,梨不仅能润肺、消痰,还有助于解酒。

从“孔融让梨”的典故可知,早在东汉末年梨便受到古人的欢迎。唐代时,“诗圣”杜甫十分喜欢吃梨,曾在诗作中写道“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宋代时,孟元老所写《东京梦华录》卷二的《饮食果子》中记载了“梨条、梨干、梨肉”,可见,那时的人们已将梨加工成果脯食用。
秋季天气干燥,人们易出现口干舌燥、咳嗽咽痛等症状,此时便可食用经典润燥佳品——秋梨膏。秋梨膏的制作方法不是很复杂,我们在家就能做。首先,将洗净的红枣对切后去核,生姜切丝,梨榨汁。然后,将去核红枣、姜丝、冰糖和梨汁一起放入锅中,用小火煮约30分钟。最后,捞出料渣,只留下梨汁,继续用小火熬煮至梨浆浓稠即可。这款药膳中,梨润肺、枣补血、姜暖胃,三者发挥协同作用,食补效果十分给力。
如果觉得秋梨膏制作起来费时费力,可以换另一道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功效的广式糖水——冰糖雪梨。先将梨去皮、去核、切块备用,当锅中水快沸腾时加入冰糖,待冰糖化开后放入梨块,小火慢炖15分钟即可出锅。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梨酸甜可口,但是属于偏寒性食物,多吃易伤脾胃,因此,脾胃虚寒、畏冷者应少吃。另外,梨含有较多果酸和膳食纤维,空腹吃可能刺激胃黏膜,引发反酸、腹痛等不适,而且其含糖量较高,高血糖患者应谨慎食用。
文章摘自《中国食品》杂志2025年第16期111页

想要吃得健康、吃得美味、吃得科学
尽在《中国食品》杂志!
各位关心、关注、关爱《中国食品》杂志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食品》杂志

《中国食品》杂志于1972年创刊,是中国第一本食品类刊物,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国食品杂志社编辑出版,为半月刊。《中国食品》上世纪80年代单期发行量达到40万册。《中国食品》杂志针对大众刊发科普类、知识类、美食类、人文类以及康旅类文章,主要报道食品行业发展和动态,传播美食、美酒、餐饮食材、烹饪技艺、普及食品营养健康知识,弘扬和传承中国饮食文化。该刊整体风格轻松愉快,内容浅显易懂,符合大众阅读需求,刊内附精品图片,文章包括人文地理和情感分享类,阅读完之后还能够让读者学到一些知识,增长一定的见识,触发一些思考。换个角度来看待食物、健康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了解不一样的食品,带给读者一个有趣的食品世界!将“舌尖上的中国”用精美生动的文字描绘出来、并通过旗下新媒体平台更大范围的传播出去!
行业资讯、专家解读、大师的菜、美食烹饪、西餐焙烤、养生食疗、营养课堂、智慧餐谱、饮食文化、名家典故、美食说、美食艺术、食物灵感集、校园食育、美食地理、美酒品鉴、茶咖时光、道地食材、美食器皿、食品AI、味觉探秘、主动健康、运动营养、文旅食创。
邮发代号:2—44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1498/T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1085
国外代号:SM377
2025年《中国食品》订阅回执(复印有效)
姓名 | 性别 | ||
通讯地址 | |||
邮政编码 | 联系电话 | ||
订阅期数 | 订阅份数 | ||
微信 | |||
发票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