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联合华侨大学分子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离子液体-超声辅助萃取鹅掌柴叶抗炎活性成分方面取得进展。该成果以“Efficient Extraction of Anti-Inflammatory Active Ingredients from Schefflera octophylla Leaves Using Ionic Liquid-Based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Coupled with HPLC”为题发表于Molecules杂志上。
2017年5月2日,华侨大学分子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刘绪强博士到河南大学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联合培养,主要进行鹅掌柴进行化学与抗炎活性研究。
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 (Lour.) Harms),为常绿灌木。原产大洋洲、中国广东、福建、以及南美洲等地的亚热带雨林,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布。现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痒,消肿散瘀。根皮: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叶:外用治过敏性皮炎,湿疹。
本研究从鹅掌柴叶中分离、鉴定了两种大量的三萜类化合物,通过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的NO的释放作用对其抗炎活性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它们都在无细胞毒性浓度下表现出明显的抗炎活性。因此,建立一种高效、绿色的提取方法,从鹅掌柴叶中提取出两种主要的三萜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离子液体超声辅助萃取技术(ILUAE)成功地从鹅掌柴叶中提取了两种主要的三萜类化合物。从多种影响因素中筛选出对萃取率影响较大的离子液体(ILs)浓度、固液比、离心速度、筛数4个单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RSM)得到最佳条件。在最佳条件下,两种三萜的总提取率和提取率分别为288.03 mg/g和28.80%,比70%乙醇(220 mg/g和22%)高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