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国家食用菌中心发现了红树植物阔苞菊内生真菌代谢物中的抗炎活性成分

该成果以“Diversified Polyketides With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From Mangrove Endophytic Fungus Daldinia eschscholtzii KBJYZ-1”为题发表于中科院Top二区《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杂志上(即时IF: 5.906

阔苞菊是菊科阔苞菊属植物,常分布于广东,印度至马来西亚沿海地区。民间常把阔苞菊的鲜叶与米共磨烂,做成糍粑,称栾樨饼,有暖胃去积效能。阔苞菊还有具有化气、去湿、消坚散核,抗炎等作用。前期从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阔苞菊根部中分离出内生真菌Daldinia eschscholtzii KBJYZ-1。通过活性指导,从该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出15个次级代谢产物,其中5个(2-6)为新化合物,通过NMRHRESIMS确定化合物结构并结合ECD计算的方式确定其绝对构型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以L-NMMA作为阳性对照)筛选这些次级代谢产物的抗炎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26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19.312.9 µMWestern blot实验发现了化合物2可有效抑制iNOSCOX-2的蛋白质表达。进一步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其抗炎作用可能通过抑制MAPK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来发挥抗炎作用。

结论:从红树林植物内生真菌Daldinia eschscholtzii KBJYZ-1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5个新化合物(2-6),并通过核磁数据和ECD计算确定其结构和绝对构型,通过ECD计算首次确定了化合物1的绝对构型。化合物26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19.312.9µM化合物2属于大环醚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此外,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化合物2可能通过抑制MAPK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而发挥抗炎作用。这项研究将有助于聚酮化合物的化学多样性和从极端红树林来源的真菌中发现潜在的抗炎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