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H | 宁波大学芦晨阳课题组:常见海洋中药的功能活性及作用机制

Introduction

中药研究与药食同源食品开发相辅相成。中药研究为药食同源食品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而药食同源食品开发则为中药研究的成果提供了实际应用的场景。两者共同推动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海洋中药作为我国特有的具有原创优势的中药资源,是在中医药学基本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和诊断疾病,来源于海洋的药物。我国利用海洋中药治疗疾病的历史悠久,随着时代的需要和科技的发展,海洋中药种类日渐增多,目前已经发现725味海洋中药,1552种海洋中药基原物种。近年来,海洋中药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开发利用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海洋中药的研究对药食同源产品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海洋中药资源丰富多样,海藻等许多海洋生物在传统医学中被广泛使用,研究这些海洋中药为药食同源产品开发提供了新的原料来源。海洋中药含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独特的活性成分,这些独特成分的发现和应用,可以丰富药食同源产品的功能。海洋中药的研究揭示了许多海洋生物在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方面的潜力,这也为开发具有特定健康功效的药食同源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了促进海洋传统中药(MTCM)的发展和应用,宁波大学芦晨阳课题组收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10余种海洋传统中药,分析并阐述了它们的药理作用,以期为海洋传统中药的应用和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1 传统海洋中药及其应用

Results and Discussion

海洋来源的植物药,包括马尾藻、昆布北沙参等,这些中草药常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降血糖等作用,可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糖、神经系统疾病等疾病(1)

1 海洋来源的植物药

海洋来源的动物药,包括海马和海龙。这些MTCMs富含多糖和多肽,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填充骨骼等作用矿物类中药多来源于软骨类动物的内壳或贝类动物的外壳。矿物药的功效主要是治疗胃肠道疾病,具有安神作用。(表2)。


2 海洋来源的动物药

Conclusion

本文只列出了MTCM资源的一小部分。尽管近年来MTCM的种类迅速增加,但由于缺乏疗效和毒性的记录,以及功能适应证的信息不完整,新增加的药物尚未在临床上应用。因此,有必要对MTCM的研究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和挖掘,并对MTCM的药效和毒性进行评价,有利于克服MTCM的药效和毒性评价、质量控制等问题,拓展MTCM的临床应用。


作者简介

芦晨阳,博士,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各1项以及省部级项目7项,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区域创新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各1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mBio、Food Chemistry、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和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SCI论文22篇,H指数19;作为主要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8件;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二)和宁波市优秀博士后称号;担任中国海洋学会海洋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2023-2026年)。主要研究方向:(1)活性天然产物营养功能挖掘、作用机制解析和产品应用推广;(2)肠道微生物介导的植物源活性天然产物修饰和代谢及其生物学意义。


论文网址

https://www.sciopen.com/article/10.26599/FMH.2025.94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