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H 编委成果精选 | 天津大学康君副教授:揭示辣椒素预防酒精造成急性胃粘膜损伤的新机制和新靶点

  辣椒素(Capsaicin,CAP)是辣椒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镇痛及调节代谢等多种药理作用,并在多种疾病防治中展现出潜在价值。在酒精造成的急性胃粘膜损伤过程中,辣椒素能够通过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胃黏液分泌及调节炎症反应来发挥保护作用,但其具体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日,天津大学康君副教授团队在《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期刊上发表研究,揭示辣椒素通过CCR4/Src/p47phox信号轴对酒精诱导的胃粘膜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了辣椒素的潜在靶点,在体内外水平予以验证。在体外实验中,辣椒素显著抑制了CCR4、Src和p47phox的表达水平,阻断NADPH氧化酶活性,从而缓解氧化应激。此外,辣椒素抑制了NF-κB p65磷酸化及核转位,从而抑制了下游炎症因子的释放,这对缓解酒精诱导的炎症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在体内实验中,辣椒素显著减轻了酒精导致的胃黏膜损伤,减少了炎症细胞的浸润,并在保护胃组织结构完整性方面展现出良好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辣椒素在体内同样能够显著降低CCR4、Src和p47phox的表达水平,并且显著降低了NF-κB通路的活性,减少了IL-1β、IL-6、CXCL1、TNF-α等炎症因子的分泌,从而有效抑制氧化应激并缓解炎症反应。

此项研究首次阐明辣椒素通过CCR4/Src/p47phox信号轴抵抗氧化应激降低炎症反应,有效缓解酒精诱导的急性胃黏膜损伤的新机制,为未来药物研发提供了潜在的新靶点。

  此前,团队已于2024年在生物学科领域顶级学术期刊《eLife》上发表了辣椒素通过调控KEAP1-NRF2轴抵抗氧化应激的相关研究。该研究在体外使用多种技术证明辣椒素可以直接结合并变构调节KEAP1的Kelch结构域,抑制NRF2和KEAP1的相互作用,促进NRF2的稳定和核易位,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有效缓解酒精性胃黏膜损伤。

  目前尚未有天然小分子化合物非共价结合KEAP1的报道,表明辣椒素可能是一种安全且新颖的NRF2激动剂,这将有助于开发用于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的先导药物,如衰老、癌症、神经退行性和心血管疾病等。

  天津大学团队的研究揭示了辣椒素通过CCR4/Src/p47phox信号轴和KEAP1-NRF2信号通路发挥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并进一步开发了基于纳米颗粒的递送系统,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和胃部保护效果,为酒精性胃损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并为未来相关药物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作者简介

康君,博士,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1、纳米超声诊疗技术在肿瘤等重大疾病中的应用:构建超声响应纳米颗粒,联合多种免疫治疗手段,实现对肿瘤等疾病的精准诊疗;2、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运用靶点垂钓技术探索天然产物新靶点,构建新型天然产物治疗系统,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脑卒中、抑郁等疾病开展临床前研究。现任Food & Medicine Homology、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Exploration, Interdisciplinary MEDICINE期刊编委/青年编委。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eLife、Exploration、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Engineering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中科院1区论文7篇,2区论文7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天津市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