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牢记总书记嘱托 把科研书写在中原大地上 ——记河南大学康文艺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科研团队

(河南党建新闻网讯 龚海波 周艳漪)

819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在洛阳市调研时,对河南大学康文艺团队参与中原美谷的科技创新表示了认可。

822日,在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楼阳生书记又对康文艺团队面向科技、产业前沿,坚持创新的工作给予了肯定。

康文艺团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科研团队,他们做了什么,他们的科研成果都有哪些?竟然四天之内受到省委书记两次表扬?

在10月8—10日举办的2023河南(郑州)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上,河南党建新闻网还真就有幸遇见了康文艺团队,见识了他们非凡的科研成果,更有幸结识了康文艺教授本人,也因此对他和他的团队有了一定的了解。

面向产业需求 组建创新团队

康文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师从郝小江院士,2005年从北京大学引进到河南大学工作。现任河南大学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主任,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菌物学会食用菌采后与加工产业分会副会长、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联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抽检监测牵头分析专家委员、河南省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河南省首批生物医药领域技改专家。

团队现有固定成员23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人员8人,副高级职称人员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7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8人;其中外聘国际知名学者6人,校卓越人才2人(新西兰院士2人,均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校拔尖人才2人(其中一人获美国化学学会会士),科技部高层次外籍人才2人,河南省高层次外籍人才1人。

 团队与新西兰食品科技院/化学院、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美国罗格斯大学、美国田纳西大学、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埃及国家农业中心、埃及亚历山大大学等国外科研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院士/会士(孙东晓院士、Geoffrey院士和李士明院士)3名;由此开设全英外教课程7门次,开展学术报告60余次,主办国际会议3次。团队自2019年连续举办4届河南大学国际青年学者(博士后)论坛暨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团队分论坛等。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康文艺教授组建了一支创新活力旺盛的科研团队,如此之强大又如此之高端的人才队伍,为取得不俗业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书记指出“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楼阳生书记也强调要牢记总书记对河南提出“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的殷殷嘱托,努力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上走在全国前列,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上展现河南担当、贡献河南力量。康文艺说,河南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创造了中原早期的农业文明,传承了瑰丽的中国传统医学宝藏,河南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优势很适合他的团队在这里大展拳脚。面临乡村振兴的新要求,河南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新形势,为了更好地帮河南的父老乡亲增产又增收,他愿意在他熟悉的领域范围内,竭尽所能,迎难而上,发光发热。

沐浴党的光辉,结得硕果累累

众所周知,科研的道路往往不是一帆风顺,它总是充满了不尽的坎坷与磨难,康文艺团队也毫不例外,原本专心于研究的他也遇到了不少的烦恼和阻隔。但是,康文艺又是幸运的,在河南大学,他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近年来,他的团队不断大幅迈进,科学研究取得了喜人成果,发展态势良好。

康文艺团队聚焦的是食用菌产业和中药材精深开发领域,按照“学院+研究院+基地”的思路,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有组织科研。围绕河南省丰富的中药材、食用菌等资源,创建了功能性食品综合挖掘与开发利用技术体系、“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谱效关系-成分敲出-高分辨质谱功效”功效成分高效、精准识别技术体系,攻克了药食两用功能性食品功效成分不精准、靶点不明确、质控标志物缺乏等卡脖子技术,解决了食品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标准制订科学性不足等产业问题,保障了市场监管科学性和食品质量安全。

5年来,团队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河南省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7项,获得经费5235万元。团队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天然植物化合物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为整体推进我国植物天然化合物绿色制造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牵头主持河南省重大专项“豫产大宗中药材深度开发、产品创制与产业化”,盘点河南省中药材家底,建立豫产大宗中药材的深度开发体系,助推我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团队牵头承担河南省重点研发计划“河南省重要食用菌品种种质精准选育与定向开发”,培养河南省食用菌种质资源研发体系,支撑和推动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在国内领先地位;团队牵头主持河南省重点研发计划“植物源食品功能配料精准营养研发关键技术及应用”,为河南省植物资源在健康食品功能配料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努力提高河南健康品牌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团队近5年发表高层次科研论文133篇,其中TOP论文21篇,二区论文36篇;授权发明专利33项,登记软件著作权7项,完成灵芝和灵芝孢子粉2项国家保健食品原料备案信息目录,1套动物源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参与制定10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和2项企业标准。目前已开发了抗疲劳、降血糖、降高尿酸、护肝保肝等系列健康产品9个,提交国家食药局批件9项,获批保健食品7项。此外,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场监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和中国商业联合会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

河南优势明显 仍有极大空间

据了解,河南省是食用菌大省,2022年产量达580万吨,产值410多亿元,产量、产值和出口额均居全国第一,但在河南省“万亿元级产业”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中,食用菌加工占比5%,远低于国内平均水平;种质资源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较少,自主研发的主导品种更少。目前日产20吨以上的食用菌生产企业都要以产值3%以上的价格购买国外菌种的使用权。这也是制约河南省乃至全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存在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技术水平偏低,生产粗放,大部分仍停留在粗加工、初级产品层次,缺乏高技术产品,普遍存在经济效益低、市场竞争力差的问题。

河南也是我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拥有伏牛山、大别山、太行山、怀药产区和黄淮平原五大优势产地,种植中药材品种2733种,其中大宗药材53种。中药材种植面积550万亩、产量190万吨、产值407亿元,连续4年均居全国前三,20余种道地药材占据市场绝对优势,其中连翘、金银花产销量全国第一。我省大宗中药材产量丰富,但中药、保健食品企业加工能力与之不匹配。中药材开发存在技术瓶颈,深度开发远低于全国水平,无法支撑产业化需求。以“四大怀药”为例,加工品主要为茶、酒、糕点、辅食等低端产品,相关保健食品的河南注册企业为48家,仅占全国4.41%。中医药配伍理论在中药材开发中应用较少,道地药材的资源优势没得得到充分发掘。“功效成分不明确、质量控制体系缺乏、研发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利用不充分、品牌特色不突出”是我省中药材行业当前面临的五大痛点,严重制约了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

面向食用菌产业和中药产业发展问题,河南大学康文艺团队自2005年开始相关研究,并于20189月获批建设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当前,该中心已成为中原地区唯一一家围绕食用菌应用和产业化,促进食用菌产业向精深化转型,推动食用菌生产、产品加工和功能性食品研发快速发展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康文艺团队并建有河南省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药食两用资源功能研究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将中医药整体观和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结合,实现了对功能性食品资源中功效成分精准、快速、高效识别,为功能性食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支撑。

致力专业科研 谱写大美河南

康文艺团队坚持把科研书写在中原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河南食用菌产业和河南省中药材开发与应用的高质量发展上。他要把他专业的团队变成一直画笔,在河南绘就一幅壮丽秀美的精彩画卷。

截至目前,他的团队相关成果在郑州、开封、洛阳、许昌、濮阳、驻马店和安徽金寨等地企业进行转化落地应用,近3年合作累计为企业创造了20.58亿元的经济效益。2018年制定的螺旋藻和破壁灵芝孢子粉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于2021年6月1日在全国颁布实施,目前备案企业1078余家,社会经济效益极其显著。

团队牵头建立了由河南省内外42家高校/科研单位、食用菌相关深加工企业、种植户等组成的河南省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省内优势资源,突破精深加工技术壁垒,提高我省食用菌产业的品牌竞争力、科技创新力、产业生产力和社会服务力;团队积极参与中原美谷(洛阳)建设,康文艺教授被聘中原美谷产业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药养颜创新中心主任;团队积极参与河南大学栾川研究院建设,康文艺教授被河南大学栾川研究院聘为首席科学家;团队在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秋扒乡建立食用菌种质资源库,生产和加工基地,促进了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和种植户增产增收。

当下,由康文艺团队牵头建立的河南省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经全面开展科技兴农的工作,他们渴望在振兴乡村,振兴河南的征程中做出非凡成就。尤其是在得到河南省委主要领导的认可之后,河南大学和康文艺研究团队受到了极大地激励与鼓舞,更加坚定了他们立足中原大地,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