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红花:从古老染料到现代良药

菊科红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30—150厘米,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喜温暖、干燥的气候,耐旱怕涝,适宜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红花的种植周期约为120天,一般在春季播种,夏季开花,秋季收获,现已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

红花的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代,主要是作为染料和化妆品使用。在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中就发现了用红花染色的衣物,古罗马人则用红花来制作胭脂和口红。在印度,红花被视为神圣的植物,常用于宗教仪式和庆典活动中,印度妇女也喜欢用红花来装饰头发和身体。

在中国,红花也有着悠久的栽培和使用历史。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将红花引入中国。红花最初也被用作染料,后来人们逐渐发现其药用价值,其作为药用始载于宋朝的《开宝本草》,后被收录于《本草纲目》等中医药典籍中。

中医认为,红花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等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痛经、经闭、跌打损伤等病症。营养学研究表明,红花主要含有黄酮类、生物碱类、聚炔类、亚精胺类、多糖类及无机元素等成分,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系统、抗炎镇痛、抗肿瘤、抗氧化、美容养颜、改善睡眠质量等多重作用。

目前,红花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干燥、提取等,干燥后的红花可以入药或作为染料使用,红花提取物则可以用于制作药品、食品、化妆品等。比如,红花提取物可以作为天然色素添加到食品中,用于制作糕点、糖果、饮料等;红花籽可以用来榨油,是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优质食用油。

在使用红花时,我们需要注意用量和方法。一般来说,红花的使用量不宜过多,以免引起上火等不良反应;宜用温水泡开后再与其他食材一起煎煮,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药效。需要注意的是,孕妇、月经过多等人群不适合使用红花。

总之,红花作为一种具有悠久使用历史和广泛用途的植物,其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未来,相信红花会为人类健康和生活带来更多的福祉。


文章摘自《中国食品》杂志2025年第5期64页

想要吃得健康、吃得美味、吃得科学

尽在《中国食品》杂志!


各位关心、关注、关爱《中国食品》杂志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

在2025年,《中国食品》杂志进行了全新改版,这里不仅有美食、美酒、优质食材、饮食文化,还有:

国家级烹饪大师聊菜系发展、讲师门传承、谈烹饪心得

各菜系优秀厨师的招牌菜肴

社会各界的食品爱好者分享他们的美食故事

食品行业专家学者剖析行业发展脉络、科普食品营养健康知识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食品》杂志


杂志介绍

《中国食品》杂志于1972年创刊,是中国第一本食品类刊物,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国食品杂志社编辑出版,为半月刊。《中国食品》上世纪80年代单期发行量达到40万册。《中国食品》杂志针对大众刊发科普类、知识类、美食类、人文类以及康旅类文章,主要报道食品行业发展和动态,传播美食、美酒、餐饮食材、烹饪技艺、普及食品营养健康知识,弘扬和传承中国饮食文化。该刊整体风格轻松愉快,内容浅显易懂,符合大众阅读需求,刊内附精品图片,文章包括人文地理和情感分享类,阅读完之后还能够让读者学到一些知识,增长一定的见识,触发一些思考。换个角度来看待食物、健康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了解不一样的食品,带给读者一个有趣的食品世界!将“舌尖上的中国”用精美生动的文字描绘出来、并通过旗下新媒体平台更大范围的传播出去!


栏目介绍

行业资讯、专家解读、大师的菜、美食烹饪、西餐焙烤、养生食疗、营养课堂、智慧餐谱、饮食文化、名家典故、美食说、美食艺术、食物灵感集、校园食育、美食地理、美酒品鉴、茶咖时光、道地食材、美食器皿、食品AI、味觉探秘、主动健康、运动营养、文旅食创。

邮发代号:2—44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1498/T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1085

国外代号:SM377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半月刊 定价30元/册 全年定价720元

订阅方法

读者可通过银行汇款至中国食品杂志社,汇款信息如下:

单位名称:中国食品杂志社

收款人账号:0200049209024922112

收款人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阜外大街支行

汇款后请通过邮箱或电话与编辑部确认。

电子邮箱:chinafoodn@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3155433


2025年《中国食品》订阅回执

(复印有效)

姓名


性别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订阅期数


订阅份数


QQ


微信


发票信息